喜阅荐书 | 肖绍明老师:读经典像读武林秘籍,参透即得本领 -j9九游会登录入口

喜阅荐书 | 肖绍明老师:读经典像读武林秘籍,参透即得本领
2022-04-29

哲学世界浩瀚,常以其深广吸引读者驻足,也因其学习门槛较高,常让同学们受学识或方法所限难以起步,甚而被拒之门外。而我们的“肖格拉底”老师说,要敢于接受挑战,越难读懂的书越要读,像武侠小说里修习武林秘籍那样,“参透即得本领”。


本期喜阅荐书有幸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肖绍明老师作特约嘉宾,分享他的阅读故事,也为同学们指一阅读方向,知难而上,循序渐进。


qq图片20220429162713.png

肖绍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教育学系主任。教育学博士,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博士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政治、哲学和宗教学院访问学者,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哲学学术委员会理事、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


q1:请问老师怎么看待

同学们亲切地称呼您为“肖格拉底”?

a:这是我以前上《西方哲学史》课时,让本科生们读哲学原著,他们读起来很痛苦,就开玩笑地给我取“肖格拉底”这个外号。同学们太有创造力了!我想,“肖格拉底”的意思应该是指我的授课方式像苏格拉底的启发式,不同于高中时期灌输式的教学,更侧重教师提问、引导。我受之有愧!当今虽然已没有苏格拉底,但所有老师都应该勉力成为像苏格拉底这样的老师。


q2:请问在老师的成长历程中,

哪本书对您影响最深?

a:不同的阶段喜欢不同的书吧。我小时候喜欢读《三国演义》,从读小人书到繁体竖排本,再读《三国志》等相关作品,也由此对阅读产生兴趣,并养成一辈子的习惯。中学时期,没有很多时间进行高质量阅读。大学时,喜欢读《简·爱》和《呼啸山庄》,因为本科专业是英语专业,其中,学习英美文学,毕业论文研究《wuthering heights》(即《呼啸山庄》英文版)。当时很痴迷,感觉小说和我的写作都是“身体的书写”。研究生阶段,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从中国古典小说到英文小说,再到哲学,这个阅读历程挺有意思,现在的授课也有受这些书影响的痕迹。

qq图片20220429163419.png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由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


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24卷,240回。后来经过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形成我们现在所见的《三国演义》120回版。

qq图片20220429163609.png

《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坛勃朗特三姐妹中的二姐艾米莉(emily brontë,1818—1848)的代表作,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小说”。弃儿希克利与“呼啸山庄”主人的独女卡瑟琳青梅竹马,却终因世俗的压力各奔东西,卡瑟琳凄然早逝后,希克利的一腔深情化成满腹怨恨,对周围所有的人展开疯狂的报复,最终感受到卡瑟琳的召唤,有情人在死后终得团圆。两人间惊天动地、超越生死的爱情与荒原和狂暴的自然融为一体,整部小说宛如一首激情澎湃的叙事长诗。

q3:《纯粹理性批判》是如何影响您的呀?

a:以前,我们总是认为“事物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容易陷入“人只是受动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和学习”。但《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观点恰恰是“人为自然立法”,是人身上的认识能力赋予客观世界意义。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冲击是它解决了我心中的困惑——“什么是主观”?主观相对于客观而言为何更基础?他讲,杂多来到我们面前,对杂多形成一些表象,这个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认识过程中如何把现象转化为表象,这个秘密藏在人身上。康德把人身上的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感性的两个核心范畴是时间和空间;知性是指将不同表象放置于一个表象下之下的能力;而理性就是人可以不借助任何中介、对象和内容,甚至不借助语言,从思想到思想,从理论到理论,这是人的最高能力。


研究生期间读这本书时,导师担心我无法在三年内研究它,因为有的人一辈子都无法读懂它。导师的这番关心激起了我的斗志,我想,既然这是“一辈子都难以读懂的书”,那么它一定有无比深厚的价值;读懂它就像读懂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秘籍,若参透它,我的本领不就出来了嘛!

qq图片20220429163806.png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q4:请问老师的教育学学术启蒙书是哪一部呢?

a:是陈桂生先生的《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人们谈论教育时总是只关注具体的教育现象,泛泛而谈,通俗易懂,但是,陈桂生先生在这本书里面将教育学研究彻底学术化,用严格的学术概念探讨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等。老先生的语言不仅含有文言文,而且使用很强的逻辑分析,更精妙的是,运用了马克思《资本论》的思想,理解和建构教育学。

当时,研二研三的师兄师姐跟我说,这本书超难读。我这人真的有点怪,当人们说它超难懂,我就偏要拿来看。这本书也是我们那个年代考研的参考书。我读懂后,我的考研作答就很对路,满分150分,一般考生得70、80分,我拿了128分。到现在,我还会偶尔翻阅和引用它。真正经典的书永远都有读的价值,因为它符合学术标准,而学术是从某一角度对某一问题展开的分析,这种分析尊重学理,其学理和精神是永恒的。历史上有很多理论,即便目前看来是落后的,但它在人类思想史和学术史里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你只有阅读它,你的知识结构才能完整。

qq图片20220429164249.png

“教育原理”,顾名思义,是探求教育事理的学科,其理论框架应与偏重于应用的“教育学”有别。这里关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分析,将尽可能地把客观存在的事实、逻辑上可能存在的事实、应有的事态(价值取向)与可行的抉择这样四个层面分清,并兼顾这四个层面。


q5:老师能结合自身经验,

给同学们分享阅读此类书籍的方法吗?

a:建议同学们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我读《纯粹理性批判》时曾拜三位老师,到三个不同的课堂听讲,同时也读李泽厚和邓晓芒老师的书,广泛翻阅康德的研究专著,甚至追溯到民国时期研究康德的学者,就他的研究进行补充阅读。我们的同学应辩证看待“开卷有益”一词,当认定某本书“开卷有益”后,充分阅读该领域的专著和论文,学习相关课程,搭建通往这本书的梯子,一步步接近原典,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豁然开朗。

阅读一本经典时,同学们也不必有过高的雄心,从一开始就追求读懂全书,这是很难的。可以从某个概念或命题入手,查找相关的专题研究,听相关的学术讲座,从点爆破,以点带面。概念根基扎实,阅读大厦才会自然而然地建成。阅读经典需要花费很多功夫,能力也会随之提升。这样的阅读也影响我如何做学问。我现在的思维习惯是不轻易放过关键概念,对概念进行梳理,追索其词源和流变,辨析其内涵和外延。

q6:可以请老师推荐一本哲学入门书吗?

a:《做哲学》,它将哲学领域的重要命题以思想实验呈现,增添哲学的趣味性,也增进读者对哲学概念、命题和理论的理解。既能读到哲学故事,也能读到对哲学命题的介绍。可以先搜索和阅读《思想实验》,再读《做哲学》,再读相关原著。同学们可以借助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工具,但最终都绕不过直面原著晦涩的文字。


只有读原著,才能真正与哲学家对话,体味到哲学的真谛,成为有哲学思考的人。哲学能够改变人的谈吐,提升思想境界与审美趣味,使人臻于沉稳深刻。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在你的身上留下烙印,帮助你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学习概念、命题、理论和思想的核心和后果就是改变你自己,这是很好的事情。


qq图片20220429164802.png


不同于传统哲学导论类书籍以哲学史为主线,把哲学学习约等于对“从古希腊到存在主义”的哲学史学习,这本书围绕哲学史上最主要的问题及其解答组织起架构,把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边沁等先贤;帕菲特、努斯鲍姆、威廉斯等当代名家与读者放在同一个讨论平台上,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让哲学回归其“关于世界与生活”的本然形态。


荐书信息摘自豆瓣读书


读者留言

读者留言

馆长信箱

馆长信箱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网站地图